书声朗朗处,阳光不可缺
2023-04-07“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
2023年初,韩剧《黑暗荣耀》爆火东亚,讲述了校园暴力受害者文东恩蛰伏数年对以朴妍珍为首的校园暴力实施者展开报复的故事。该剧因其情节紧凑、剧情逻辑严密而备受好评,同时“校园暴力”这一话题再度登顶热搜,引起了人们新一轮的热议。
那么,什么是“校园暴力”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文件指出:“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内外发生的,可能造成受害者身体、心理、性等方面伤害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的常见表现形式包括身体暴力、情感或心理暴力、性暴力和欺凌。”
关于校园欺凌的事件在网络上也经常被曝出:陕西省一名18岁高三女生跳楼身亡,疑似因长期被同班同学辱骂;安徽滁州市一名13岁女生在厕所内被两名女生掌掴64次后晕厥;辽宁抚顺市5名男生对一个男生施暴,暴打、踹头、要求跪地道歉、扇耳光等……而人们看到的校园欺凌现象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孩子的行为都是心理的投射,校园欺凌‘冰山’下的97%都没有被看见。”安徽省合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会长林林认为,心理学最大的特性是滞后性,可能是几年前的问题导致几年后的欺凌事件,校园欺凌的暴力种子往往在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萌芽。

抵制校园暴力,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发力,但学校仍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一环。近日,山东一名小学老师靖文君在班会上将受害者以白纸作比,在一次次的伤害下,白纸变得皱皱巴巴,展开后也无法恢复原状。她借此告诫同学们,校园暴力的伤害是永久性的、难以磨灭的。对于内心尚且稚嫩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很有效的教育方法。
最新颁发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特别强调了家庭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作用。而教师应以身作则营造公正、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在处理学生事务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健康的同伴交往活动。学校要健全学生发展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防范欺凌侵害的主题活动。社会组织可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线上援助,既向受欺凌者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及心理创伤治愈,力争减轻欺凌给学生带来的身心伤害,也向欺凌者提供心理援助——研究显示,欺凌者往往存在一定的情感缺失及心理障碍,为其提供援助亦是降低欺凌发生率的重要一环。
校园本是书声朗朗处,是学生们学习知识、收获成长的纯洁无垢的地方,绝不能放任黑暗滋生蔓延,校园暴力事件必须依照规定严肃处理,要让孩子们敢说敢笑、快乐成长,要让阳光遍及校园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