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
{{title2}}
{{title1}}-{{title2}}-正文

步履踔踔,沐光而行——访保研学子袁航

2023-03-20

文新通讯员:雷雅琪 李妍 指导老师:龚鑫)

他,成绩佼佼,专业排名前三,平均绩点3.8,平均分89.37,是学习的标兵;他,不懈躬行,用影像记录楷模、用文字锁定古迹,大学期间取得近30项国、省、市、校级荣誉,是实践的表率;他,自带磁场,是执行力与感召力并存的带队队长,是倍受欢迎的养辅。他,就是现已保研至名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湘大学子——袁航。

袁航生活照,图源:袁航

“新闻学嘛,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它具有特殊性,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谈到自己的专业新闻学,袁航如是说。所以在校期间,他锐意进取,积极参加各种新闻实践竞赛:带队拍摄全国道德模范板凳妈妈许月华,制成纪实短片《板凳声声是爱的音符》,获湖南省第六届网络原创视频大赛大学生纪实作品一等奖;带队参与2021年暑假三下乡调研活动,探讨湘潭市智慧养老的现状,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得“优秀调研报告”;参与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出了“群智红旅”项目,获得湖南省三等奖……而当我们提到他所获得的这些荣誉时,他谦虚一笑,“这没什么啦,积极参加了而已,要多参与嘛。”

  除了竞赛外,大学期间,他还注重通过在新闻媒体实习来强化自己的新闻实践能力。他在潇湘晨报、湘潭大学党委宣传部都有实习经验,现在在湖南日报实习。“一些新闻专业的课程,比如说新闻写作呀、新闻摄影呀,如果只看PPT或者只靠听老师讲是远远不够的,就是你一定要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带着这样的思考,不管是在课业上还是在实践上,他一直都是先锋者,自入学始,认真听每一堂课、递交入党申请书、加入校媒工作、积极参加竞赛比赛……他一直笃行于实践之路,对新闻实践始终报以高度热情。用他的话来说,做这些实践都是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此来检验所学理论,让自己的专业更“接地气”,都是很有价值的。

袁航大学期间部分荣誉证书

“那么,我们还关注到你有当养辅的经历,这和新闻专业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又是什么让你做出当养成类辅导员的决定呢?”听到记者的提问,袁航把思绪迁往他的“养辅”历程,“因为我的养辅、英辅、政辅都很好,所以我也想做点助人为乐的事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欣慰与坚定,“都是有意义的嘛”。

我们了解到,袁航是21届新闻学三班的养辅。以军训为例,在21届军训时,他坚持14天都在训练场地培训,他多次陪同身体不舒服的新生去中心医院,甚至有一次在接近凌晨2点时从医院带新生回来。他是新三的养辅,却又不止“养”着新三的新生。由于住的宿舍离军训场最近、自己又是这一届唯一的男养辅,袁航主动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并不是说就只照拂新闻三班,其他班的新生遇到困难,只要我在,我都会去帮忙。”他调侃地笑着说:“军训结束后,周鹏飞书记说我就像从非洲回来的一样。是的,我比军训的新生都黑的多。”

“你觉得值得吗?”

“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呀。”

“但是你做的这些,有些已经超出职责了吧?”

“没有什么超不超出之说吧,我也不忍心啊,他们都是第一次到大学里面来,肯定会有一些难处啊。遇到这些事情不就得伸出援手帮一帮嘛,无所谓的。”

这样总是慷慨给予新生帮助的他,被21届新生亲切地赠予了一个称号——袁辅导。在军训后的日子里,据袁航所言、据我们后续对他所“养成”的新生的采访都了解到,他一直是一个极具责任感、有点“啰嗦”和“爱操心”的养辅形象。后来,这些新生们成了“学长学姐”,依旧不忘“袁辅导”的谆谆叮嘱与尽心帮扶,给他写了满满一整本的留言,表达对他的感谢和祝福。

“春华秋实,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正如袁航的微信签名那样,他不懈地学习、实践,追逐着理想,同时亦身体力行地予以更多同行者力量。在他的前行路上,有亦师亦友的、最想感激的杨光老师,“可以在一起吃喝玩乐,也可以在一起严肃地搞学术”;有如今仍会分享生活的李寿佛教授、许月华妈妈等采访对象,“都是从陌生关系到朋友关系的,比如说现在我知道保研后就给他们打了电话呀,都会有联系的”;有许多被他的光芒吸引的同行者,“袁航是真的很优秀,你们采访他,可要好好挖呢”“咱就是说,袁航是我在大学里认识的最棒的学长,最负责的养辅”“每次有人问我我的养辅是谁我都贼骄傲”……春华秋实,沐光而行的他亦光芒万丈。

袁航工作照,图源:袁航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来都不是无凭空话。袁航的坚持与努力终得到了回报,现在大四的他,已确认保研至了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对于为什么选择北京和社科大,他是这样说的:一来从来没有出过湖南省,想走出去看一看;二来北京是首都,媒体资源丰富。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除实力强劲外,学校环境比较僻静,很适合搞学术。

“对于你的保研历程,有没有想分享的经历呢?你认为自己保研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保研最关键的是成绩和其他加分项。就是平常要认真听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呀,而且我参加了很多比赛和实践项目,获得了加分,为自己的成功保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研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敢于做决定,目标要明确。”说着,他回忆起自己的保研面试经历,“社科大在9月29日面试,而所有其他学校都是在9月27日就已经面试完成,9月28日开始填系统报名,我当时就‘赌了一把’,没有急于填写,去参加了社科大的面试。然后我就等他的结果啊,打了好多电话,但还好在30日的傍晚收到了offer。”

而对于后来记者询问的“学习方法分享”,袁航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和学习习惯都是不同的,他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人。“学习方法是在探索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我不便于提太多建议,是得亲自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袁航在深夜写稿,图源:袁航

许多袁航的“同行者”都评价他是一个“步子特别快”的人,袁航如是步履踔踔地行进。不管是校内的课程学习、课外的新闻实践,还是对未来的规划,甚至小到走路的步伐,他都稳步向前,以自己的速度向光而行。

保研学子袁航,会在他未来的实践之路上缔造怎样的新芒呢?“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这是岳麓书院讲堂内的一副楹联,也是袁航前行的座右铭。相信袁航将如此联所写那样,带着“向善求实”的心态,“享受过程”地行进着,终成为理想中的光芒万丈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