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
{{title2}}
{{title1}}-{{title2}}-正文

听那支青春之歌——读《青春之歌》有感

2023-03-20

(作者:黄靓

我们终将唱着青春的歌儿,迎着初升的太阳,驱散头顶的阴霾,走向光辉的未来!

——题记

在驶往北平的列车上,林道静终于逃离了那个冰冷的家庭,虚伪的生父和恶毒的继母,逼得她喘不过气来。家,绝不是她温暖的港湾,而是囚笼,是吃人的地狱,出逃是必然的,这一次出逃是对封建落后家庭的反抗。离开林府之后,没有亲人的庇佑,涉世不深,她只能独自一人寻找着她的出路……

在绝望时,是余永泽给她暗无天日的人生带来了一线光明,他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他会给她背诗,她一度沉浸在余永泽的关照与安慰之中,她仰慕他,他也喜欢她。可谁会想到当初爱慕着的青年最终却变成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只知研究国学信奉胡博士的“老夫子”。林道静与余永泽的爱情是典型的“才子配佳人”,具有强烈的罗曼蒂克色彩,可两个人思想的分歧必然使两人分道扬镳。她从小家出走,走向“大家”。

生活经历的丰富让林道静逐渐变得坚强起来,她开始以永不屈服的意志与她的命运抗争。少女终将成长,在卢嘉川的引导之下,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书籍,孜孜不倦地汲取着革命的知识,以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洗涤自己的灵魂。她也参加学生的游行,尽管一开始也会畏惧,不敢喊口号,无数热忱的青年鼓舞着她。

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上,林道静经历了与爱人的分手、精神导师的被捕、叛徒的欺骗、胡梦安的威胁,她始终没有屈服。后来日寇入侵,国家危亡,她仍不忘向学生和其他进步的教师们灌输爱国的思想观念。她热切地爱着这个黑暗腐朽的国家,因为她知道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必将浴火重生。重回北平后,她终于成为了一名党员。这一次,她是真正与同志们一同站在了抗争的前线。她独当一面,在北大发动爱国运动,接连组织了“一二九”、“一二一六”运动。当最后与学生、工人和无数爱国的人民高喊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游行时,她一定是幸福快乐的。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林道静是不幸的: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却没有小姐的命;爱上余永泽,最终却因为三观不合而分手;未同爱慕的卢嘉川表明心意,最终天人两隔。林道静又是幸运的:在对未来生活感到迷惘时,是马克思主义给她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在她怀着理想主义的想法时,有成熟稳重的江华纠正她的错误;两次被捕入狱,都有好友相助脱逃;第二次入狱,林红同志的开导和照顾让她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她还遇到了共度一生的爱人……大多的幸运都是因为有党的庇护,这使她更加深爱党,更英勇无畏地与反动势力作斗争。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也能成为一个战士!

除了林道静,小说还刻画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他们有人矢志不渝,有人思想腐化,有人叛出组织。卢嘉川让林道静钦佩,也最让我钦佩和敬仰。遇到敌人的追捕,他总能机智脱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也没有背叛组织;遭到戴愉这个叛徒的出卖被捕入狱后,残酷的刑罚没有动摇他的意志。他勇敢、坚毅、能干、沉着,无私。他忠于党的事业,为党贡献一切,不惜为党的事业付出生命。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林道静的生命历程演绎五四以来女性的追求,她向往自由,便努力为自己争取自由,她热爱革命,便投身到伟大事业中。小说写出了作者最独特的青春,更写出了那一代人的青春。他们对反动势力的反抗精神、为崇高的理想而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爱国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在抗疫、抗洪的前线,奔赴着一批又一批有责任感的青年,这正是青春最好的写照。新时代,我们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的本领,珍惜大好年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矢志奋斗,不懈进取。我们更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到伟大事业中,以国家利益为先,个人利益在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青年也当无畏向前,唱响青春之歌,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