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
{{title2}}
{{title1}}-{{title2}}-正文

文学与新闻学院开展“共建梦想社区”志愿活动

2023-03-16

文新通讯员:雷雅琪 谢曼军 指导老师:龚鑫)

3月12日上午,文学与新闻学院青年志愿者实践部开展“共建梦想社区”服务活动,分别看望了花园社区的彭菊连奶奶和张子宸小朋友。

本次志愿活动的志愿者合影

一片小菜田,一间小屋子,一个嫁往外地的难见亲人的老人。彭菊连奶奶常年居住在湘潭市雨湖区花园社区,她的丈夫去世了,子女都在外地。志愿者们轻轻敲门,奶奶热情激动地回应,这是志愿者与彭奶奶时隔一年的再一次相见。

彭奶奶拒绝了志愿者们主动提出的“打扫屋子”的提议,而是把志愿者们带到客厅,拉上几张凳子,让她们与自己围坐成圈圈,唠唠家常、谈谈美食、聊聊乐事……“哇,奶奶,您有一百多个粉丝诶!”“奶奶,我关注您了噢,您的视频好有意思!”“奶奶,这些都是您自己拍下制作的吗?”彭奶奶“潮潮”的给大家介绍起自己的“抖音”号,又邀请大伙儿体验“快手”活动,颇有缘分的是志愿者中还有彭奶奶的益阳老乡,益阳风味的“奶奶生活”为这场交流更增添了几分趣味。

奶奶的“抖音”号里记录着生活中的种种。晚间的球场中还有两三少年在打篮球,“生命在于运动,一起来锻炼吧”;看到一簇鲜艳的花,“好漂亮的花喏”,和花朵们来个合影;看到夏季盎然绿意,一镜直下记录大片大片的荷叶绿草,配上欢快的背景乐,好不鲜活……彭奶奶的视频总是那么有活力,无需太多剪辑技巧,她对生活的热爱淋漓尽致的从屏幕那端传递出来。

奶奶给志愿者们分享自己的视频

但志愿者们也发现,在彭奶奶的视频号中的近百个作品中,她大部分是个“独行者”,拍摄地点也大多集中在社区。奶奶记录下许多可亲可爱的瞬间,却少有人陪她深切交谈。

“有你们来陪我聊聊天就好,你们不用做什么别的事”。彭奶奶带志愿者参观了自家菜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小零食”,把和志愿者们的互动拍成视频,发布平台,志愿者们纷纷被彭奶奶圈粉,表示一定会常来听奶奶讲故事、拍视频。

就读于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张子宸小朋友,周末大多只与爷爷奶奶待在家里,平日里缺少父母和朋友的陪伴,对于志愿者们的到来,张子宸表现的很是高兴。

张子宸热情地带志愿者们在村庄里游览。“这是垃圾桶”“那里有好几只狗,以前关在别的地方”“这里以前是养猪的,现在都不见了”……与张子宸一起压马路、石头剪刀布、捉迷藏、木头人,充满童趣而又幽默的互动,让张子宸与志愿者们总是嬉笑连连。

张子宸与志愿者欢乐互动

回到家,张子宸一看到宠物狗小小的排泄物就拿起一旁的扫帚和铁锹,熟练地当起了铲屎官。“你好熟练哦!”志愿者说道。“是啊,平时这些都是我做。”张子宸只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你平时会遛它吗?”“当然会,我经常带着他在村里逛。”说着,张子宸看向小小,眼里满是喜爱。

离别之时,张子宸特意追出来塞给志愿者们一袋袋零食,和志愿者们一一告别,落日的余晖更加增添了双向奔赴的温暖。

有俗话说,“陪伴是最温情的告白”。信息技术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却不能缩短相隔两地的亲人间的距离,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我们可提供的,不仅是衣物、饭菜这些实物,也不限于“打扫清洁”这样的实事,或许只需要一次畅谈、一场嬉戏,便可以传递足够热切的温度,把自心底的“锋”能转化成可以带给人们的温暖力量。

分别时的合影

志愿者的陪伴让彭奶奶和张子宸感觉到十分开心,敞开心扉的交流与脉脉温情的互动抹平了他们的孤独。“共建梦想社区,走好新时代追‘锋’路”,作为我院的常规性志愿活动,深入居民社区,解居民所忧,伴居民所需,是一批批文新志愿者的不变初心。学雷锋、做好事,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谈。希望越来越多的追“锋”者在生活中贡献“锋”能、传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