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共度峥嵘岁月——爱心血库发展见证者周鹏飞专访
2022-10-15(文新院通讯员:阳萌娟、黄英杰、朱铭依、王晨羽)在院校的关心帮助、所属组织的精心管理以及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中,湘潭大学爱心血库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爱心血库的创立,是轰动一时的开创性举措,这背后,离不开一位老师的支持——时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团委书记的周鹏飞老师,他既是爱心血库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现任院党委副书记。他以这样特别的双重身份,讲述爱心血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益泽生民,立德树人
“应该说,我属于湘大爱心血库的始创人之一,”周鹏飞副书记介绍说,“我2001年留校,从事文新院的团委工作。”当时,湘潭的爱心血库的建设几乎是零基础,甚至很多同学对于爱心献血的知识不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再加上湘大01级的学生龙源对这方面比较了解,周鹏飞副书记与龙源以及其他志愿者一起与湘潭市中心血站协调,创立了湘潭大学爱心血库。
在谈论到爱心血库存在的意义时,周鹏飞副书记引用了习总书记的一段话,“青年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顶上去。”除了为湘潭市的血源紧张问题提供帮助以外,周鹏飞副书记认为,爱心血库存在的意义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心血库是思想教育课程的生动实践,既培育了同学们奉献的精神,又为同学们提供了奉献的机会。二是爱心血库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在实际的活动组织中,可以培养多种能力,比如协调,组织,上下沟通,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等。
阳光献血,任重道远
爱心血库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同学们对献血的误解,他们担心献血会对身体产生损伤,或者是害怕献出的血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对于如何打消这些疑虑、鼓励更多人来献血的问题,周鹏飞副书记说,“了解新事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此之前,错觉和误解是在所难免的。”这也给青志部(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青年志愿者实践部,是爱心血库归属的组织)提出了问题,一方面要让更多的同学来了解献血的意义,认识到义务献血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别人的;另一方面也要向同学们科普关于献血的知识,打消同学们的顾虑。“要想办法让我们无偿献血更多地在阳光下进行。简而言之,就是让同学们可以在阳光的平台了解献出的热血,通过什么的渠道,救了多少人,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青年之名,志愿之事
二十年来,爱心血库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虽然历经种种困难,但整体发展一路向好。展望爱心血库未来的发展,周鹏飞副书记认为,在新时代大数据、融媒体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新形势、适应新时代,是爱心血库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的时代背景下,技术手段的进步、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要扩大爱心血库的影响力,就必须创新宣传手段,把活动做大做强,为社会做更多贡献。他指出,应该创新献血的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思考如何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促进爱心血库活动的良好发展的问题。
谈及主要负责组织文新院青志部时,周鹏飞副书记骄傲地说:“青志部是爱心献血的主力军。”“这二十多年来,青志部的爱心献血活动成为一个品牌活动,在全校全市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带动了一大批爱心人士参与到献血的队伍中来,让我们看到了爱的接力。这让我想到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周鹏飞副书记说,青志部的活动很有意义,让同学们身体、心理和品质都得到了升华。“大家要群策群力,把我们青志部的活动搞得更加有特色。”这是他对青志部的期望。
采访结束后,我们收拾好设备走出办公室,回身关门时瞥到了副书记,他操作着电脑,又投入了下一项工作,脸上只有认真和专注,就好像献血者、血库的创立者和志愿者们——挺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后,又转身没入人海,那样真诚热烈,又那样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