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三江,重走红军长征路
2022-07-13(指导老师:周鹏飞、龚鑫,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张媛媛、李仇毅、林东鸿、徐菲)7月9日上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怀化市通道县坪坦乡高步村乡村振兴帮扶团选择了长征精神作为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切入口,其五名成员跟随高步村侗族居民再过三江,重走红军长征路。
团队成员在展开调研活动前已了解到,1934年于通道地区召开的通道会议在红军长征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通道转兵烙印下的长征精神也因此深深影响着当地居民,成为团队与当地居民迅速拉近距离的共鸣点,为活动的后续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上午8点30分,团队成员前往高升鼓楼前文化广场与当地侗族居民会合。现场,当地居民身穿侗族传统服饰,高举党旗和国旗,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横幅后排成两列,将时代主旋律和民族特色进行了融合。同时,为了帮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侗族民风民俗,女性居民们特意介绍了他们身穿侗族传统服饰的特别之处:上衣由蓝色侗布制成,下身的黑色裙子需绣上侗族特色刺绣,颈间带五只不同大小的银质项圈,穿着时头发需盘起,别上一个银梳,由此彰显出别样的民族美感。

活动开始后,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声中,居民们载歌载舞,行进途中松弛有度,很好地照顾团队中脚力较弱的同伴。据拍摄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活动视频将会发布到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等平台上,通过新媒体为传承长征精神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属于侗族人民自己的一份贡献。
“我们都是自发的,主要是丰富下自己的生活,”有居民笑着说道,“当初是不容易的,在这条路修好之前,我们也都是走这条泥巴路去赶市集,哪有心思搞活动啊,现在生活是好一点了。”

近午,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步行之后,侗族居民们从湖南通道县高步村走到了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在歌声和舞蹈里结束了这段行程,这也是当时红军走过的长征路段。此后他们盛情邀请团队成员参加侗族合拢宴,以此代表他们招待贵宾的最高礼仪。

合拢宴中,居民们在宽敞的款坪上拿出饭桌连在一起,摆成长龙式的宴席,又将各家携带的一碗碗菜食从蔬篮中取出,依次放在桌上,随后便围在长桌两旁共享午餐,作为客人的团队成员被好客的居民们接连招呼品尝菜品。
“你尝尝这个”“这道菜很鲜哩”“好吃多吃点”……纯朴和善意的话语洋溢在团队成员的耳边,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由此表现。

宴饮的结束同时也代表着这次短暂的重走长征路落下帷幕,在团队成员深入了解高步村侗族居民特色活动的基础上,也感受到了他们好客的热情与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家国情怀。
当往日长征的艰难险阻和如今人民的欢歌笑语对比时,强烈的反差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在党领导下这片土地中翻天覆地后孕育的勃勃生机。长征精神在与民族特色结合得更为紧密后,已经与这里人民的生活实际相融合,当下的乡村振兴,也正是对这种精神的延续和发扬。如何将乡村振兴在这片土地上做好做实,带领当地居民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份考卷,也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