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1}}
{{title2}}
{{title1}}-{{title2}}-正文

忆锰矿蝶变新生,希“锰都”青云万里——鹤岭锰矿三下乡调研总结

2022-07-11

(通讯员 张媛媛 夏妙)近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湘潭市鹤岭镇发展成就观察团在湘潭市鹤岭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围绕鹤岭镇工业园展开,以街头采访、人物专访和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研究了鹤岭镇工业园的发展过程以及工业园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影响。

图为湘潭大学合照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湘潭市鹤岭镇发展成就观察团由十二名成员组成,团队成员分别来自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新闻专业、汉语言专业和广告专业。新闻专业的成员在宣传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摄影、采访、媒体账号运营上都讲方法、有技巧;汉语言专业的成员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具有优势,在稿件撰写方面得心应手;广告专业的成员有策划、视频剪辑等专业课,在前期策划和视频后期剪辑方面给出了许多专业性意见。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鹤岭镇工业园。
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调研团队通过采访原锰矿下岗工人贺女士、留守处王主任、工业园金龙新材黄女士、工程师谈先生和鹤岭镇工业园洪局长了解鹤岭镇的产业转型,并进行了一次面向鹤岭镇外出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对鹤岭镇居民关于鹤岭镇工业园的街头采访,了解外出人员返乡意愿和周边人员对工业园的意见和看法。

图为三人合照

在研究文献资料、采访相关人士和进行实地考察之后,调研团队对锰都的历史变迁和锰矿的转型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湘潭锰矿是国家老矿区,有国家特殊政策支持,加之锰矿位于湘江新区、九华经济开发区、湘潭红色资源旅游目的地三区之间,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在政府、企业、工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发展至今。现在的工业园,园区环境优美舒适、生产管理高效有序、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锰矿居民回到了家乡就业,新时代的“锰都”也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图为五人合照

调研中,团队成员也总结出了现阶段锰矿发展仍存在的问题:工厂及周边环境治理的不足需更加重视。团队成员建议,要坚持合理的产业布局,利用新型技术手段高效地处理污染,抓住经济效益的同时,要狠抓生态和环境效益。绿色发展是工业园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工业园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能量和智慧的集聚,让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焕发出盎然生机。”湘锰的重生和发展,闪烁着湘锰创业者们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也体现了党在推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在新一代人的努力之下,“中国锰都”经过升华蜕变,一定会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指导老师:龚鑫)